【新华网】打造卫星批量化生产新模式——探访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习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时间: 2024-04-27 20:34:34    作者: 火狐体育在线网站

  ——习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们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无法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学技术人才专项、科学技术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的策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拍摄的批量化生产厂房单机安装工位。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微波暗室,科研人员对批量化生产的卫星进行单机测试。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厂房,工作人员检测卫星太阳能帆板。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厂房的产品交付区,工作人员检查批量化生产的卫星姿控组件。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穿上防静电服、戴上防尘帽、经过“风淋房”,走进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洁净厂房,眼前呈现出一条脉动式卫星生产线,主结构安装工位、单机安装工位、卫星电测试工位……依序排列,一目了然。

  作为我国低成本、大批量卫星研制生产的“试验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成功打造了卫星批量化生产新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可以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卫星。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记者做了实地探访。

  “传统卫星生产是一个高精尖的小众行业,生产模式一般是卫星放在工位上不动,不同工艺的工人前来进行组装测试。”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说,“我们打造的脉动式生产线,是让卫星随着不同的工艺流程流转,能够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为此,从卫星的系统模块设计,到供应链管理,再到整星生产,我们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商业航天迅猛发展,卫星小型化、自动化、低成本技术加速发展,推动了卫星规模化部署,众多低轨巨型星座计划催生了庞大的市场需求。打造自动化、集成化、批量化的卫星生产流水线,实现低成本工业化的卫星生产,是新航天时代的现实需求。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组建了一支攻坚克难的“创新尖兵”。为了整合卫星生产链,做到工业化标准化管理,研发人员用数字化方法,重构了从设计、研发、生产、测试到在轨运维的全过程,建设了涵盖设计开发、工艺制造、集成测试等环节的先进的技术研发平台,实现了设计-工艺-生产全流程数字化。

  记者看到,在卫星太阳能帆板机构生产车间,许多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以前,这样一块太阳能帆板要在全国范围内流转一圈后才能回到这里总装,现在供应商将生产设备前置到卫星厂房,在厂房里就能实现闭环流转,大幅减少了流转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研二处副处长朱晓铖说,“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跟更多的供应商开展类似合作,在这座厂房里打造一个‘元器件进来、整星出去’的高效卫星生产模式。目前,我们已建有三条脉动式整星生产线颗卫星的生产能力。”

  根据《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将具备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

  “要想富、先修路,在太空也是这个道理。目前我们批量生产的主要是通信类卫星,这好比是在太空中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等这条高速公路修好了,届时可能会有更多的遥感观测、科学研究、导航服务等各种卫星的批量化生产需求。未来,我国卫星产业应用一定会百花齐放!”朱晓铖说。

  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拍摄的批量化生产厂房单机安装工位。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微波暗室,科研人员对批量化生产的卫星进行单机测试。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厂房,工作人员检测卫星太阳能帆板。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4月18日,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厂房的产品交付区,工作人员检查批量化生产的卫星姿控组件。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穿上防静电服、戴上防尘帽、经过“风淋房”,走进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洁净厂房,眼前呈现出一条脉动式卫星生产线,主结构安装工位、单机安装工位、卫星电测试工位……依序排列,一目了然。作为我国低成本、大批量卫星研制生产的“试验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成功打造了卫星批量化生产新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可以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卫星。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传统卫星生产是一个高精尖的小众行业,生产模式一般是卫星放在工位上不动,不同工艺的工人前来进行组装测试。”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说,“我们打造的脉动式生产线,是让卫星随着不同的工艺流程流转,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此,从卫星的系统设计,到供应链管理,再到整星生产,我们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商业航天迅猛发展,卫星小型化、自动化、低成本技术加速发展,推动了卫星规模化部署,众多低轨巨型星座计划催生了庞大的市场需求。打造自动化、集成化、批量化的卫星生产流水线,实现低成本工业化的卫星生产,是新航天时代的现实需求。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组建了一支攻坚克难的“创新尖兵”。为了整合卫星生产链,做到工业化标准化管理,研发人员用数字化方法,重构了从设计、研发、生产、测试到在轨运维的全过程,建设了涵盖设计开发、工艺制造、集成测试等环节的先进研发技术平台,实现了设计-工艺-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记者看到,在卫星太阳能帆板机构生产车间,许多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以前,这样一块太阳能帆板要在全国范围内流转一圈后才能回到这里总装,现在供应商将生产设备前置到卫星厂房,在厂房里就能实现闭环流转,大幅度减少了流转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研二处副处长朱晓铖说,“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最终靠跟更多的供应商开展类似合作,在这座厂房里打造一个‘元器件进来、整星出去’的高效卫星生产模式。目前,我们已建有三条脉动式整星生产线颗卫星的生产能力。”根据《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将具备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要想富、先修路,在太空也是这一个道理。目前我们批量生产的主要是通信类卫星,这好比是在太空中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等这条高速公路修好了,届时可能会有更多的遥感观测、科学研究、导航服务等各种卫星的批量化生产需求。未来,我国卫星产业应用一定会百花齐放!”朱晓铖说。

立即咨询
其他产品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