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空间交会对接背后的故事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一直格外的重视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

时间: 2023-11-30 10:55:01    作者: 火狐体育在线网站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一直格外的重视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建设航天强国指明了方向。广大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牢记关于航天强国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殷殷嘱托,埋头苦干、刻苦攻关,我国航天事业迎来蒸蒸日上、大有可为的崭新发展阶段。

  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再次承担了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过程中的测量重任,精确输出两个空间飞行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这也是该型微波雷达第14次成功助力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

  伟大的事业总是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支撑。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鼓舞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科研团队就是这样一个自觉传承载人航天精神、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实现自立自强的典型代表。实践证明,这是一支政治思想和专业能力双过硬、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法国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的候机区,一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正安静地坐在这里。他西装革履,戴着文质彬彬的金丝眼镜,距登机时间尚早,此时他正手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还在身边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这是他多年的生活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一本书,时间对于他来说太宝贵了,容不得一点点浪费。深深沉浸在知识海洋里的他,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察觉。

  他名叫孙武,和我国古代的一位军事家同名,刚刚结束在法国四年的留学生涯并取得博士学位,此行的目的地是首都北京。他在法国学的是电子与通讯专业,由于成绩优异,他的导师建议他留在法国工作,薪水肯定比回到中国要高出好多倍,但他婉言谢绝了导师的好意,回国是他心中的唯一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商量余地。

  和他的前辈钱学森一样,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是海外留学生心中强烈的信念与追求。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孙武回国的步伐,尽管前途充满未知,但他没有犹豫。回国,回国!祖国母亲的召唤胜过万语千言。

  那一刻,孙武一定没有想到,今后他的人生竟然会和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更没想到他会成为空间交会对接微波雷达项目的创始人和总设计师。那时国内民众还没有听说过“交会对接”这个名词,连孙武自己也没有想到,“交会对接”竟会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2009年10月4日,北京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微波暗室中,青年女设计师贺中琴正在进行试验,为了隔绝外界干扰,暗室内四面八方都填充了碳粉的吸波材料,空气里漂浮着黑色粉尘,就像一个黑洞,距离稍远些就听不清对方说的话。这一天是节假日,领导来慰问大家,一拨人黑压压的从暗室里出来,领导突然问道:“小贺呢,小贺怎么没来?”其实贺中琴就站在他的面前,不过因为光线暗,大家身上穿着的防护服也都被染的黑乎乎,不仔细看根本就认不出来。那段日子因为赶任务,贺中琴和同伴们连续多天泡在暗室里,每天脱防护服的时候手上都沾满了碳粉,时间一长手指甲都被染黑了。

  贺中琴是二十五所微波雷达研制团队第一名女设计师,也是孙武总师带出来的第一位徒弟。回忆起刚加入项目组的时候,贺中琴有些不好意思,“师傅对所有事情都很严格,我那时候年纪小,被他训斥两句,就躲到厕所哭鼻子,还挺丢脸的。”不过擦干眼泪,贺中琴就回到岗位,咬咬牙接着干。

  从一名懵懂少女到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在那些跟时间赛跑、跟困难作战的日子里,贺中琴总会想起刚入所时孙武导师的话:“飞船只发射一次,我们的责任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她多年来奋斗的动力,也是她坚守的信念。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尽管加班加点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但大家心里依然觉得充实,能够为载人航天事业做点贡献,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无奋斗不青春”已成为新时代航天青年自觉的价值追求。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浪漫“太空之吻”,微波雷达助力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此时此刻的北京航天城指挥控制大厅,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研制团队带头人孙武和队员们难掩激动的心情,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所有人都哭了,这是激动的泪水,更是喜悦和幸福的泪水。大家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很久。

  这次“太空之吻”是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微波雷达在我国载人航天重大工程任务中首次亮相,孙武和他的项目团队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终于用产品的完美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次任务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两个空间组合体的全自动交会对接,意义重大。

  2000年,二十五所正式开展微波雷达原理样机验证工作时,国内外可供参考的资料几乎为零,孙武总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片空白”中开始了技术攻关。2006年微波雷达原理样机诞生,2009 年被载人航天工程正式采用。2010年11月,微波雷达正样产品交付,赢得工程总体交会对接设备“最晚进入、最早交付”的赞誉。

  可以说,微波雷达十年研制路,每一步都是布满荆棘和坎坷。项目团队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克服了多少个技术难题,没有人能数得过来。正是依靠坚定的信念,才走到今天。回首过去,孙武总师的心中百感交集,他一遍一遍地说: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

  80后的徐峰现在是微波雷达研制团队的副总师,很多年前他曾有一个绰号叫“卡尔曼小伙”,这个绰号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2015年7月22日,西北某试验基地,新一代微波雷达正在做挂飞验证试验,不料却频繁发生角度测量出现斑点型野值现象,试验被迫终止。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将影响后续试验安排。

  青年骨干徐峰负责软件调试,那时的他刚刚加入项目团队不久,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沉下心来,收集了所有试验数据与预测工况进行仿真比对,努力寻找问题解决办法,同时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卡尔曼滤波新算法模型,通过修改程序和代码,最终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从那以后,大家都叫他“卡尔曼小伙”,还跟他开玩笑说,以后等他的孩子出生了,如果是男孩就叫“徐卡尔”,如果是女孩就叫“徐曼”,大家为这个名字创意得意了很长一段时间。

  徐峰提出的这个算法顺利经过了四套产品的在轨验证,后来针对总体单位提出的在大动态条件下降噪的新需求,徐峰对滤波收敛的实时性再次进行优化迭代,如今该算法模型已经成熟固化并成功应用在多个型号上。“卡尔曼小伙”为这些年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央视“坐标中国”栏目特意讲到“太空之吻”之中国精度:百公里距离的测角精度为0.1度,相当于一名篮球运动员站在北京,朝天津的一个篮筐里投进了一个漂亮的空心球。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之所以能有这么优异的表现,正是因为项目团队大胆创新,采用了大量原创性先进技术。

  这些年来,航天人牢记习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指示,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重视产品自主创新,“航天”已经成为让国人骄傲和信赖的靓丽名片。

  2020年5月20日上午,北京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办公大楼,航天小伉俪姚敢和纪念在办公的地方为大家分发喜糖。大家接到喜糖时都惊呆了,“你俩何时的事儿?我们怎么都不知道?”多年来,两个年轻人在战友与情侣的角色间自如地切换,同事们竟丝毫没有察觉到他们的恋爱关系。

  七年前姚敢从北航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二十五所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研制团队,负责雷达总体设计工作。同一年,纪念作为所培研究生也来到该团队实习,负责产品测试和软件开发等。

  姚敢是典型的北京男孩,性格外向,善于抓大放小,纪念则有女孩子的内向细腻,喜欢抠细节,他们两人一动一静,是互补型组合,工作中配合十分默契。

  每批产品交付前,都需要连续多天开展24小时调试测试,中间不能停,人歇设备不歇,由于试验时间比较久,常常需要排班值守,每到这样一个时间段,姚敢就会让其他同事先回去,自己和纪念两个人坚守现场。测试完成后,纪念要第一时间撰写数据报告,姚敢则默默地帮她画图建模、整理数据。纪念经常要开展暗室试验,姚敢每次都会在她准备完成后再现场检查一遍,确保无误。

  伴随着一次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姚敢和纪念也在不断成长进步,如今他们已双双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这些年来,像姚敢和纪念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逐渐挑起团队的大梁。在微波雷达研制团队里,已经实现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完美结合。

  时间在改变,小组成员和任务也在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一代代航天人无私奉献、薪火相传的精神传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国之大者”,格外的重视在重大任务项目团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用红色基因培育人,用红色故事鼓舞人,注重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在重大任务中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引导广大航天科学技术工作人员自觉将个人前途命运与“中国梦、航天梦”的宏伟事业相结合,在航天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再立新功。

  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的策略目前已经进行到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新阶段,“探月”“探火”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航天事业蒸蒸日上、未来可期。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永不停歇!

  由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党建》杂志,由中央宣传部主管,是党中央办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党刊。[详细]

  点击党建网,就是我们的同志;阅读《党建》杂志,就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共同为党的建设添砖加瓦。

立即咨询
其他产品
热门产品